合肥收账公司成功调解了王某、周某与农商银行之间的三起金融借款纠纷,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,正是这一工作机制的及时运用与生动印证。
不急着开庭,
先来调解试试
案子到了法庭,承办法官没有急着安排开庭,而是仔细研究了一下,发现这三起纠纷根源都一样:王某和周某为了创业开厂向银行借钱,后来生意不好,钱还不上了。
“判,当然能判个一清二楚,但矛盾可能还在那儿。咱们的目标不是把他俩逼到绝路,而是想办法帮他们把厂子盘活,这样他们才有能力还钱不是?” 承办法官的这句话,道出了选择调解先行的初衷。
法庭果断将案件委派给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,一场旨在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的先行调解就此展开。
调解化干戈,
打破“债务僵局”
调解一开始,双方的想法差距很大。银行方强调金融债权必须保障,坚持本息全额收回;而王某和周某则面露难色,陈述经营之困,恳求宽限时日。谈判一度陷入僵局。
关键时刻,法官与调解员协同发力,引导双方换位思考。法官向银行方分析,“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眼下他俩确实困难,咱要是‘放水养鱼’,给机会让他们缓过来,将来钱就能还上。要是现在就把路堵死,厂子黄了,那可能真就啥也没了。”
这番话点醒了各方。最终,银行方表示理解,同意给予宽限期并制定可行的分期还款计划;王某和周某也郑重承诺将积极筹措资金,按照约定时间偿还借款。一道债务的坚冰,终于融化了。
司法确认,给
协议加道“保险”
调解协议是达成了,但银行还有点担心:光靠嘴说,他们到时候不还钱怎么办?王某和周某也怕,一旦背上诉讼记录,以后贷款、做生意都难。
为了打消双方的顾虑,法庭快马加鞭,启动了司法确认程序。
“司法确认,不是简单盖个章,而是给咱们这份双方都让步达成的协议,上了一道‘法律保险’,谁不履行,另一方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”承办法官解释道。
经审查,法庭为这份调解协议出具了民事裁定书。随后,银行方主动撤回了起诉。
这三起纠纷,最终以“零诉讼费、零判决、零冲突”的方式,高效、平和地解决了,充分展现了先行调解“程序简单、效率高、效果好”的独特优势。
从立案到委托调解,从达成协议到司法确认,两河口人民法庭通过这三起关联案件的成功化解,不仅是将矛盾解决在前端的一次生动实践,更是对“调解优先”理念的成功印证。
通过法庭的引导和帮助,能让陷入困境的双方走出僵局,实现共赢,让法律在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时,更有力量,也更有温度。
Copyright © 2013 尚鑫合肥讨债公司 特别声明: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果对您造成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 皖ICP备2021017939号-9
电话:13735452890 联系人:马经理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万达广场C座 xml sitemap txt